通过听讲座、看课堂实录,让我对博体体育app
教学理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。
昌乐二中的成功,源自于“271”高效课堂的实施,而高效课堂的实施,核心是高效学习小组的建设,关键在于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强大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,这是我学习中的最深感触。
1.“271”高效课堂的内涵
(1)学习内容方面:
20%的知识——自学能会,70%的知识——合作学会,10%的知识—老师教会。
(2)学生组成方面:
20%学生—特优生,70%学生—优秀学生,10%学生—待优生,
(3)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:
20%(约10分钟)—教师指导、点拨、答疑 ;70%(约30分钟)—学生自学、讨论、展示;10% (约5分钟)—学生自结、巩固、检测
(4)“271”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:
预习自学,自主探究;完成学案,训练应用;分组合作,讨论解疑;展示点评,总结升华;清理过关,当堂检测。
在昌乐二中271的高效课堂上,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,教师是课堂的策划人、导演,总之课堂完全的交给了学生。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思路步骤积极参与,课堂活而不乱,课堂知识信息量大,课堂效率得到了最大化,这就是高效课堂的“7”。而老师作为最高层的帮助者,倾听并参与讨论,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,启发和指导学生们归纳总结,这就是高效课堂模式的“2”。在当堂检测的“1”中,方法灵活多样,有书面,有口头;可以是教师查,也可学生们互查;也可以进行组与组的竞赛……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、共同创造、共同提升,教学相长;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,学习成为享受,学习效益当然大幅提高。
2.小组建设是关键
高效课堂的实施,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。学习小组每组六人,采用AABBCC组合模式,A等拔高点评,B等成果展示,C等记录理解,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优势。在学习中,首先同层级层一对一讨论,由于同级学生掌握程度相近,共同探讨的问题也就比较充分,然后小组内讨论解答疑问。
3、 在导学案的使用上
分课前完成和课堂完成两种形式:
一是课前完成的内容,主要是引导学生预习,掌握基础知识,二是课堂完成的内容,主要通过小组合作、上台讲解和质疑解惑等形式解决,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和思考,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。同时,他们还坚持三大不讲原则:
一是学生都会的坚决不讲;二是学生讨论后能会的坚决不讲;三是学、教也不会的坚决不讲。这样,既节约了时间,又真正实现了高效。 作为教师,我们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,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,对教师教学方式、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仍在继续,仍要继续教学相长,教学共乐!
|